北京舞台服装芭菲舞台服装

热点新闻Hot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热点新闻

芭菲舞蹈服装:我国民间舞蹈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

PostTime:11-11-25 / 点击:2564

                  舞蹈是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感情来表现社会生活的人体动态

文化,通过运动中的人体的形态和神态来传情达意,抒发感情。早在史前时

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的最激动的思想情感

了,那时的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劳动、狩猎、战争、

祭祀、娱乐和性爱,可以说,没有一项重大活动能离得开舞蹈。而这些舞蹈

自然都是由群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70年代初,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

土的新石器时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距今已有五千余年,是至今发现的最早

的舞蹈形象图形,非常生动地反映了原始先民的舞蹈活动。近年来,在内蒙

地区又发现了阴山岩画和乌兰查布岩画,画中有人物连臂起舞的画面和造型,

这些岩画距今也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人类有了文字之后,对民间舞蹈的记

述就更为具体,《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执牛尾,描

写的是人们一在劳动之余,在吃完了他们共同扑获的猎物之后,情不自禁地

起牛尾巴,踏着节奏,跳了起来。《尚书·益稷》上的“击石扮石,百兽率

舞”也是反映狩猎生活的舞蹈:人们狩猎归来,聚集在一起,有节奏的敲着石

头,模仿着鸟兽的动作、形态,欢快地舞蹈着。《诗经》中也有大量诗篇是

描写流传在民间的表达爱情生活的舞蹈,如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

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击,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翎。”

古代的“鼓”和“击”都是乐器,人们敲打着这些乐器,手拿着鹭羽翩翩起舞,

他们是那样的高兴,没有冬天也没有夏天地尽情的舞蹈。所有上述这些舞蹈

活动都是民间舞蹈活动。人类进人阶级社会以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分化发展,

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后来发展成为宫廷舞用;另一部分保留在

奴隶们中间,仍然在民间流传。由于后来出现了供统治者观赏的宫廷舞蹈和

用于皇室祭祀的仪式舞蹈,所以民间舞蹈就被称为“俗乐”或“散乐”,其客,民

间舞蹈不仅是后来出现的各种舞蹈的源头,而且还不断地以其创造精神纷育

琢舞用注人活力,所以,史籍上曾有不少关于统治者“征天下散乐”人宫的记

载。

           后来,随着广大庶民阶层的出现和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经济的发展,

民间的歌舞活动也随着发展起来,秦、汉、三国的五百年间,民间杂舞在各

地有很大的发展,其间,又以经济发展较快、生活比较安定的汉代为其高峰。

因此,如果说周代的乐舞是雅乐舞文化的高峰的话,那么,汉代就是一个俗

乐舞文化发展的高峰。历史上的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各种形式的舞蹈都得到很大的发展,民间舞亦然。实际上当时的宫廷舞蹈,

也可以说其中的大部分是来自民间。当时最为著名的“十部乐”中,有许多都

是来自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舞。从西域传来的“胡旋舞”就一度风靡中原。竟然

达到“臣妾人人学圜转”的地步。宋代的民间舞队,很多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

的歌舞。形式新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由于这一时期民间舞蹈的高度发

展,也奠定了我国农村广场艺术发展的基础。元、明、清各代,戏曲艺术有

很大发展,但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依旧有所

发展,一直得到广大群众喜爱。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会的历史时期中,产生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太平天国时期的“麻雀蹦”、

“矛子舞”等反映了太平军的斗争,表现出人民民主革命的思想。“五四运动”

至今,民间舞蹈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划时代的发展,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

民间歌舞,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翻身秧歌”和“胜利腰鼓”,真切

地反映了人民大众喜悦心情,迎来了人民革命的新时代。

                                                                            新芭菲舞蹈生活馆原创文章

电话:1381115079213661118529
地址:安定路20号院安圣苑2号楼904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微信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