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台服装芭菲舞台服装

热点新闻Hot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热点新闻

少数民族舞蹈:回族有哪些民间舞蹈?舞蹈知识

PostTime:11-11-22 / 点击:3881

         我国回族约有700多万人口,分散居住在我国西北、京津和西
南各地,其中以宁夏、甘肃为重点聚居区。回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部分经商。回族的许多文化习俗,如
婚丧、礼仪、饮食等,受着伊斯兰教的影响。因此,舞蹈活动不太发
展。其舞蹈形式主要有“宴席曲”和“跳花儿”.其他还有民间舞蹈
和武术相结合的形式。
            霎席曲          宴席曲是西北地区以回族为主、包括东乡族、撒拉
        族、保安族的传统习俗性歌舞形式。流传地CK很广。回族人把办
        婚事叫做“有宴席”,因此,婚礼上表演的歌舞统称为“宴席曲”。这
        种歌舞形式,虽然各地略有区别,但以载砍载舞为多,也有只歌不
        舞或只舞不歌的。‘宴席曲”多以方阵队形对舞,其动作特点与回
        族的劳动、生活、习俗、爱好有紧密联系。由于回族人歌曲常用凤
        凰、蝴蝶、牡丹、鸽子等美丽的形象和羊羔、青草、甘泉等与本民族
        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起兴,所以,回族舞蹈的手臂动作多变,手势
        有单幌手、双幌手、掏手、望月等,恰似蝴蝶飞舞、凤凰展翅,动作秀
        而不拘,美而不俗;其基本动律是脚尖或脚掌先着地,腿部柔韧的
        屈伸,使身体如波浪起伏,似牧人赶着羊群在云中游走,动作起伏
        稳重.柔中有刚,潇洒自如。头部碎摇和身体敏捷的摆动,以及眼
        神巧妙的配合,非常恰当地抒发出一种怡然自得的偷悦神情,表现
        了高原民族豪放、开朗和诙谐的性格。
            宴席曲的舞蹈动作又因民族不同而有区别,回族宴席曲的头
    部摆动明显有力,一般一拍摆动一下,舞步起伏,干脆利落。东乡
    族宴席曲又称“迎婚调”,舞者头部摆动幅度小,节奏碎而快。在
《凤凰令》曲调伴奏的舞蹈中,双臂张开,翘拇指,掌心向前,手腕有
 奏地上提下压,使两臂上下起落,模拟凤凰展翅。舞至激烈时,
  拍手或用双手打腿并欢声呼喊。撒拉族宴席曲男女同舞,女子挥
  手帕,男子在腰旁掏手,动作朴素明快。保安族宴席曲,舞步起伏
 时胯部向两侧微微摆动,姿态优美协调。
 宴席曲一般不川乐曲伴奏,由男声用真假声演唱。曲调有本
 民族的.也有借川汉族民间小调的;宴席曲的服饰,男子戴白色或
 黑色平顶圆帽.穿自色对襟上衣,束腰带,外穿黑色坎肩;女子穿长
 袍.外泞过膝绣花坎肩,头戴长盖头,裤角和袖口镶有艳丽的花边。
         本世纪50年代,我国专业舞蹈工作者对传统的宴席曲进行了
 收集整理和加工提高,创作了在舞台表演的舞蹈作品《宴席曲》,表
 现了回族6年男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摆脱封建婚姻枷锁,
自由枯食的奉娜心情,以及他们在婚实中的欢快情绪。作为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节目,1959年10月曾在北京公演,
后由北京电形制片厂摄人歌舞艺术片《百凤朝阳》。-·
    跳花儿亦称花儿步,系采用西北回族地区流行的山歌“花
儿”及一种被称作“八大光棍”的舞蹈形成的民间舞蹈。“八大光
棍”因最初是在一次群众社火活动中,由八个单身汉所跳而得名。
这种舞步节奏明快,自如潇洒,以腿部动作屈伸起伏较大为特点,
舞时一手托耳或背于腰后,另一手叉腰或左右摆动,情绪激动时便
摇晃起头来,,这种舞蹈一经和花儿音乐配合,就更加突出了它的特
点。

芭菲舞蹈服装原创文章  转载请附链接 !

电话:1381115079213661118529
地址:安定路20号院安圣苑2号楼904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微信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